您现在的位置: 紫藤 > 紫藤价值 > 正文 > 正文

微花园老北京胡同里的新风景人美renm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4/20 13:15:13

“微花园”是北京老城区特有的绿色景观,意为微小而具有美感的绿色景观空间。这是胡同居民在自家窗边、门前、庭院或闲置、冗余的碎片化空间中,采用生活中闲置、废弃或回收的材料与器物,种植供观赏或食用的特色植物所形成的微型花园。

这种绿色空间模式构成了北京老城特有的景观模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微花园”都有哪些类型,它们是如何通过景观设计、空间布局来提升生活品质、改善居住环境的。

微花园的类型

按微花园的营造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

01盆器堆叠型

盆器堆叠型微花园主要运用植物盆器搭配其他搭建材料,以堆叠的形式营造绿色景观空间。此类微花园易搬移、组合形态灵活,便于养护。居民一般种植蔬菜、常见花艺品种及不适应全年在室外生长的植物,植物品种较为丰富。这种类型多建于空间较为狭窄、面积碎小的区域,通过堆叠的形式“见缝插绿”,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盆器堆叠型案例

02功能叠加型

功能叠加型微花园在具备观赏性与生态性的基础上,将健身、置物、晾晒、聊天等生活所需的功能性融入其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空间利用率,促进了区域内自发性、社会性的活动,同时反映出浓厚的老北京生活文化气息。

功能叠加型案例

03带状花池型

这种类型一般在带状通道的两侧生成,充分利用线型空间的特点,在不影响正常通行的情况下,以花箱、花池或地栽的形式呈带状进行营造。此类微花园形态规整、统一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带状花池型案例

04花架爬藤型

花架爬藤型微花园主要依附于花架形式的搭建结构,种植地锦、藤本月季、紫藤、葡萄、丝瓜、葫芦等藤蔓类植物,并将种植空间延伸至垂直和顶面空间,在提供遮阴降温效果的同时也美化了枯燥或不美观的墙垣。此类型的花园在北京老城区的胡同空间中运用最为广泛,人性化的尺度与绿植的包围使人置身其中产生亲切而放松的感觉。

花架爬藤型案例

参与式设计提升的实践案例分析

01史家胡同15号——时光花园

史家胡同15号院的待改造区域为大杂院中的通道、门前及端头空间,属于西、南、东三户居民共同使用的半私密空间。团队通过研究讨论决定,在保证通行功能、满足居民日常晾晒需求的前提下,沿房屋以“L”形带状布局营造微花园。对违建的煤棚进行拆除,并将其占用的场地置换为种植区域;将堆积在门前多年的废弃杂物回收后,对其艺术化再利用,为整个院子赋予老时光氛围。花园的主人平日喜欢打理花草、种植果蔬,但年纪较大,因此团队决定种植可粗放养护的花卉及可食用植物,在提升花园观赏性、实用性的同时易于管理维护。此外,四合院的居民一般有在院中休憩的习惯,于是在老柿树下以老砖和木板搭设出休息座椅,将花池边界向内推移,既可乘凉观景又可置放花盆。整座微花园不仅降低了造价,具有环保性,还延续了老北京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

02史家胡同44号——空中雨水花园

史家胡同44号待改造区域处于小区的公共空间中,主要为地下室与地面相接的屋顶顶面空间及窗前空间。为了尽可能节省水平空间的使用率,团队决定用闲置的塑料板结合PVC管组合架设计成三层阶梯式雨水装置,植物以盆栽的形式摆置于塑料板上。这样隔板中的栅格对雨水具有一定的驻留作用,在晴天时可通过蒸腾作用改善小气候。PVC管切割组接收集空调冷凝水,并开孔架于花盆上作为滴灌装置,既解决了空调水乱流和打在地下室屋顶上所产生的噪音问题,又形成了一套自动灌溉系统。同时,雨水通过带网格的架子流入雨水收集管中,方便回收利用浇灌植物。利用居民一楼窗台的防盗网,将盆栽悬挂于防盗网上,扩大绿化面积,使居民从家中可以望见一片绿意,形成开放式的小区微花园。

在整个营造过程中,居民最大限度地自己动手施工操作,自主能动性强,参与度深。设计师尽可能地配合引导居民,挖掘居民的生活技能,激发他们自主营造的能力。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ngzhiyujina.com/hzyjtz/11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紫藤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