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陈新怡通讯员孙丽娟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如果说我的这个展览有什么意义,一方面是对没有经过专业美术训练的绘画者的一种启发;另一方面,鼓励大家要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我们不求成名成家,但求生活丰富多彩。”回忆创作心得,浙江省人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钱晓芳感慨道。
画展开幕式,钱晓芳致答谢词
3月8日下午,“一知一见——钱晓芳水彩作品展”在浙江赛丽美术馆开幕,展出钱晓芳水彩作品余幅,以生动的色彩和韵味诠释了自然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一知一见”,取自明代石屋禅师的“一知一见尽消融”。
在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首任院长尉晓榕看来,“知见”一词,可理解为有见解地看,而“消融”有会通的意思:“这四个字入眼即雅,大大方方,见题者不分雅俗高低。”
“钱老师的画里,是她纯正的‘一知一见’。看得出,她已经在画中舒畅地游了。这就是所谓的‘入画’了吧。”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周刚评价道。
彩椒之一,26×18cm,纸本水彩
将美好与大家分享
在画水彩画之前,钱晓芳学过书法,也尝试过中国画,当她拿起画笔,蘸上颜料时,水彩画特有的表达深深吸引了她。
那是一个新的世界,它滋润、神秘、出其不意、意料不到、不可复制且丰富多彩。
年,中国美术学院招生考试期间,巡考后老师们坐在一起聊天,兴致勃勃的钱晓芳向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刚问了几个和水彩相关的问题。在场的中国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宋建明便在旁打趣道:“周刚,你把书记拉下水。”
拿着周刚给的一盒颜料和一个小本子,钱晓芳便开始了尝试:“刚开始画出来的简直不能看,像极了儿童画。”
看完画作后,周刚鼓励她:“加水,胆子大,多加水。”
在身边人的支持下,钱晓芳爱上了画水彩画:“如果说,开始画画是为了体验艺术师生的心理心态,从而更好地与他们交流沟通,后来便成了我业余生活的全部。”
日常生活的所得、所见,成了钱晓芳画作灵感的来源。
爱好养花赏花和经常买菜的她,常常在花卉市场和菜场流连,看到颜色形状各异的花朵和蔬菜,她会不自禁地想:如何把这些美好的日常留下来?
一幅幅水彩画作就这样诞生了:盛放的百合、紫藤花、郁金香……抑或是一捆青菜、一盆绿萝、几株尚未收割的包心菜……
百合之七,49×cm,纸本水彩
花卉、蔬菜、绿植,构成了钱晓芳创作的三大主题。
钱晓芳画花,以百合居多,不仅因其形态丰富、花朵硕大,还因为寓意美好:“美好的东西总是令人欢喜的”。画蔬菜,则多画“油冬儿”,这是杭州人常见、常吃的蔬菜,每每见到,她便总是手痒痒地想将其画下来。绿萝也是,即便她换了单位、换了办公室,但绿萝依旧出现在她的柜子上、桌子上、门外的走廊上:“我喜欢它的四季常绿,欣赏它顽强的生命力。”
但即使是同一种事物,时间、地点、观看者心境不同,画作表达也不尽相同。
有一次钱晓芳去村里出差,看到一户农家门口桌子上用稻草随意捆扎的青菜:“估计刚从地里割回来,仿佛还带着心跳,颜色是城市里少见的鲜嫩和青翠。”
钱晓芳立刻用画笔画了出来,后来这张画也得到了多位老师的赞许。
青菜之二,28×37cm,纸本水彩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委员曹意强评论说:“以新奇的眼光观察身边平常的事物,并以朴素的描绘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其中也包含着受眼前物象所激发而生起的观察、描画的喜悦,简洁而不失天趣的截图式构图正是传递这一朴素情感的恰当手段,有时令人联想到美国女画家乔治娅·奥·吉弗的构图。”
本次展览策展人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刘正看来,钱晓芳的水彩画不仅题材丰富,色彩也尤为艳丽、灿烂。
在钱晓芳的作品中,常常能看到淡淡的紫和各种绿。《萝卜》《桃之一》《瓶花之十》被充满柔情的淡紫色填充,温馨之余又带着一丝让人无限遐想的神秘感。《青菜之二》《芭蕉之四》《荷花》被勃发生机的绿色填充,昭示着生命的鲜活,又给予观看者以向上生长的力量。
萝卜,22×30cm,纸本水彩
芭蕉之四,50×70cm,纸本水彩
“无论是淡淡的紫,还是各种绿,呈现在画面中时,已不是单纯的那一色,而是由多种颜色调和而成,正如我们丰富而多彩的生活。感谢水彩这个画种,不仅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还让我的内心更加丰润。”钱晓芳说。
从幅作品中留下的余幅
在7年的创作中,画画几乎成了钱晓芳的全部,她称自己画上了瘾。
出差之余,她会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和一小盒颜料,画下自己所见的花花草草。
在家也是如此,往往一袋面包一壶茶,她一坐就是一整天:“水彩仿佛有魔力,吸引着我往前走,每完成一张作品,心里就会有一种幸福感。当看到一张张满意的作品出来后,什么腰酸背疼都无所谓了,唯有欢喜和幸福。”
有时她也会将自己满意的画作晒在朋友圈中,也常常得到许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点赞和评价。
“作品越来越美,越来越好看了。”作为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ngzhiyujina.com/hzyjtz/12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