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家庭评选暂时告一段落,在走访过程中,养花人们鲜活生动、饱含烟火气息的故事给小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七将把这些故事汇集起来与各位花友一同分享。
花园家庭来自武汉的不同区域,他们养花的理由不尽相同,但他们皆是花草树木的有缘人,一个缘字,演绎了无数个奇妙的故事,包含着浓浓的爱绿情感。
逛个街,莫名其妙入了多肉的坑
梁老师
阳台种植
虹之玉、吉娃娃、大和锦、黑王子……叶片肥嘟嘟肉鼓鼓、色彩变幻万千、体态婀娜娇小的多肉植物生来便惹人怜爱,是名副其实的“网红”植物。年轻的梁老师种植多肉已有六年之久,阳台上种满了大大小小多肉,是朋友圈里的著名“肉痴”和养肉达人。
梁老师原本不是种花人,对花啊草啊的也提不起什么兴致。说起和多肉的缘分,那可要追溯到六年前的教师节,身为教师的她逛街时遇到有店家做活动,凭教师证可免费领一盆多肉,那多肉盆儿小小的,像个迷你摆件,摆在案头正好,通体的绿色还能缓解一下视疲劳,她便上前领了一盆。
生机盎然,迷你小巧的肉肉,为梁老师的生活增添了一抹别致的绿色,越看越喜欢,越看越想拥有更多,就这样,稀里糊涂的,她被拽进了“多肉坑”。
、15年多肉风头正劲,价格居高不下,一株小小的单头肉肉也要价不菲,有些品种甚至是按叶片估价出售的,梁老师还是没忍住,购买多肉的热情高涨,一盆又一盆的往家搬。
人与人要讲缘分,人与植物也是要讲缘分的。梁老师似乎天生就适合养多肉,宽敞的南向阳台有着适当的日照、良好的通风,纵使大部分时间是佛系放养,肉肉们依旧鲜活美丽,它们在这里生长繁衍,从幼苗变老桩、从单头到群生,阳台摆不下了,她就拿到学校去,或是摆放在办公室,或是分享给同事们,让多肉与更多有缘人相遇,把爱绿的种子播散出去。
目前梁老师家中的多肉数量稳定在80来盆,曲折优美的老桩,恨不得溢出盆的群生,那是心血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带来的美好景观。
谈到多肉,这个女孩的开心溢于言表:“我知道现在不少人都“出坑”养别的去了,但我目前还不想,多肉那么可爱,陪了我这么久,就让我在‘坑里’舒服的躺着吧。”
一张卡,引发出无“肉”不欢的美好生活
王女士
阳台种植
王女士家的阳台上摆放了近百盆绿植,这里是她老公放松减压的休憩之所,是儿子成长嬉闹的游乐园,也是她暂别柴米油盐家务琐事的诗和远方。
说来你也许不信,开启王女士与绿植缘分的居然是一张福利卡。大约在两、三年前的某一天,老公给了她一张购买鲜花的福利卡。王女士去核销卡的地方一看,礼盒包装的鲜切花动辄数百元,观赏期不超过半个月,务实的她不太满意,转而选择了观赏期更长久的盆栽多肉。
萌萌的肉肉为家中带来生气,居室也因为它们的映衬变得更加灵动,就这样,王女士被“拽入了肉坑”。福利卡用完了,但是对多肉的爱并没有走到尽头,只是购买绿植的地点变成了更加经济实惠的花市和社区团购。
王女士自称“多肉控”,说自己喜欢各种普货,好养又不娇气。人有生老病死,植物也是,养死了不要过于自责,再买一盆就是,总结经验,不断实践。3年过去了,她家的多肉老桩比比皆是,就连花市老板随手附送的“添头”——手指大鹿角海棠也成了颇具观赏价值的瀑布老桩。
虽然服盆后的多肉并不需要太精心的照料,但有一种喜欢叫“一天看三回”,王女士每天定会花上1到2小时清理一下枯叶、擦一擦花盆、给心爱的多肉们换换位置,尽量做到“雨露均沾”,她家的每一盆肉都光鲜漂亮,即使在夏天也很精神。
疫情期间,善于和人打交道的王女士做了一名团长,为社区团购各种物资,团购让她结识了更多的邻居,不少邻居参观过她家的阳台后赞不绝口,也养起了花。
偶然间相遇、开启了爱绿的美好的绿色生活,一盆盆鲜活富有朝气的植物,背后蕴藏的是王女士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和创造。
分享、在看与点赞,点一个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