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虹之玉锦 > 虹之玉锦特征 > 正文 > 正文

考前备战长句表达真题练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 20:07:52
治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进入      ,其特性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3)不变 60℃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角度二 数据处理、分析类

2.[·全国卷Ⅲ,29(1)(2)]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

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mg·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

依据是_____________;

并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湿度(或相对湿度)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增加

(2)四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角度三 科学思维、探究类

3.[·全国卷,31(3)]某同学从温度为⑧55~65℃的泉水中筛选出能合成脂肪酶的细菌,并从该细菌中提取了脂肪酶。回答问题:

(3)根据该细菌的生活环境,简要写出⑨测定该酶催化作用最适温度的实验思路。

答案 (3)在一定温度范围(包括55~65℃)内设置温度梯度,分别测定酶活性,若所测得的数据出现峰值,则峰值所对应的温度即为该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否则,扩大温度范围,继续实验,直到出现峰值

4.(·全国卷Ⅰ,29)为了探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科学家以生长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为材料设计了A、B、C、D四组实验。10各组实验的温度、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条件相同、适宜且稳定,每组处理的总时间均为s,处理结束时测定各组材料中光合作用产物的含量。11处理方法和实验结果如下:

A组:先光照后黑暗,时间各为6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50%。

B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7.5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70%。

C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处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时间各为3.75ms(毫秒);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94%。

D组(对照组):光照时间为s;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单位光照时间内,C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组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量,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C组和D组的实验结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应不需要________,这些反应发生的部位是叶绿体的________。

(2)A、B、C三组处理相比,随着__________的增加,使光下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能够及时利用与及时再生,从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答案 (1)高于 C组只用了D组一半的光照时间,其光合作用产物的相对含量却是D组的94% 光照 基质

(2)光照和黑暗交替频率 ATP和还原型辅酶Ⅱ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角度一 考查细胞分裂过程及特点

1.[·全国卷Ⅱ,30,(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①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2.[·全国卷Ⅲ,29(3)]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②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

答案 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

角度二 考查细胞分裂的观察实验

3.(经典高考再现)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常用盐酸酒精混合液处理根尖,③盐酸酒精混合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专题四遗传规律和人类遗传病

角度一 遗传物质类型探索

1.(·全国卷Ⅰ,29节选)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①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

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②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③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答案 (1)实验思路:甲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尿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乙组:将宿主细胞培养在含有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之后接种新病毒,培养一段时间后收集病毒并检测其放射性。

(2)结果及结论:若甲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组无,即为RNA病毒;反之为DNA病毒。

角度二 基因推导或杂交组合的确认

2.(·全国卷Ⅱ,32节选)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④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体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_______,⑤F2雌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⑥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答案 (1)ZAZA,ZaW ZAW、ZAZa,雌雄均为正常眼

1/2 (2)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角度三 遗传定律的验证

3.(经典高考再现)已知玉米子粒黄色(A)对白花(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请选用适宜的纯合亲本进行一个杂交实验来验证:①子粒的黄色与白色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②子粒的非糯与糯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以上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要求:写出遗传图解,并加以说明。

答案 亲本(纯合白非糯)aaBB×AAbb(纯合黄糯)

 

F2子粒中:

①若黄粒(A_)∶白粒(aa)=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②若非糯粒(B_)∶糯粒(bb)=3∶1,则验证该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③若黄非糯粒∶黄糯粒∶白非糯粒∶白糯粒=9∶3∶3∶1即:A_B_∶A_bb∶aaB_∶aabb=9∶3∶3∶1,则验证这两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专题五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角度一 变异类型及确认

1.[·全国卷Ⅰ,31(2)]一对相对性状可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某种植物花的紫色(显性)和白色(隐性)。这对相对性状就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科学家已从该种植物的一个紫花品系中选育出了5个基因型不同的白花品系,且①这5个白花品系与该紫花品系都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某同学在大量种植该紫花品系时,

②偶然发现了1株白花植株,将其自交,后代均表现为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2)假设该白花植株与紫花品系也只有一对等位基因存在差异,若要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③该白花植株是一个新等位基因突变造成的,还是属于上述5个白花品系中的一个,则:

①该实验的思路__________________。

②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①用该白花植株的后代分别与5个白花品系杂交,观察子代花色

②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子代全为紫花,说明该白花植株是新等位基因突变形成的;在5个杂交组合中,如果4个组合的子代为紫花,1个组合的子代为白花,说明该白花植株属于这5个白花品系之一

角度二 生物进化

2.[·全国卷Ⅰ,29(1)、(2)]回答下列问题:

(1)大自然中,猎物可通过快速奔跑来逃脱被捕食,而捕食者则通过更快速的奔跑来获得捕食猎物的机会,④猎物和捕食者的每一点进步都会促进对方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

(2)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在这个过程中,⑤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 (1)协同进化(或答共同进化) (2)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生存提供机会

专题六个体稳态与调节

角度一 体液调节

1.(·全国卷Ⅲ,31)为研究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某同学将禁食一段时间的实验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C、D三组均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B、C、D三组出现①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而A组未出现这些症状。回答下列问题:

(1)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三组出现上述症状后进行第二次注射,②给B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为尽快缓解上述症状给③C组注射某种激素、给D组注射某种营养物质。那么C组注射的激素是________,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3)第二次注射后,C、D两组的④症状得到缓解,缓解的机理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于胰岛素是降血糖激素,能使血糖浓度降低,所以B、C、D三组小鼠在腹腔注射等量胰岛素溶液一段时间后,体内血糖浓度明显降低,从而出现反应迟钝、嗜睡等症状。

(2)(3)由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类、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所以C组注射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D组注射的营养物质是葡萄糖,直接补充血糖,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

答案 (1)血糖低于正常水平

(2)胰高血糖素 葡萄糖

(3)C组: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D组:葡萄糖直接使血糖水平升高

角度二 神经调节

2.[·全国卷Ⅰ,30(1)](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⑤单向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角度三 免疫调节

3.(·全国卷Ⅱ,30节选)①⑥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

②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⑦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

答案 ①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②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

角度四 植物激素调节

4.(·全国卷Ⅰ,31)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⑧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⑨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

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是1_________。

原因是2_________。

答案 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快

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率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专题七生物与环境

角度一 种群与群落

1.[·全国卷Ⅱ,31(2)、(4)](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①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

(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②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_。

答案 (2)种内斗争 (4)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2.(·全国卷Ⅲ,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

③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④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通常,⑤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3.[·全国课标Ⅰ,30(1)(2)]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

(1)在⑥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和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中,哪个属于初生演替,哪个属于次生演替?__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⑦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分析其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裸的岩石上开始的演替为初生演替,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2)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条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时即具备该条件,而从裸岩开始的演替要达到该条件需要漫长的时间

角度二 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4.(·全国卷Ⅲ,32)如图是某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自于生活垃圾中的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生活垃圾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⑧分解者的作用是___。

(2)根据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若要采用生物方法处理生活垃圾,⑨在确定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可概括为3个方面,即___。

答案 (1)有机物 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2)待分解垃圾的性质,引进的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处理环境的理化条件

角度三 食物网构建

5.[·全国卷Ⅰ,31(1)]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⑩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

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

答案 (1)果树→害虫A→鸟C 鸟C

需要Word文档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hongzhiyujina.com/hzyjtz/7810.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虹之玉锦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